目前勞退的個人帳戶可以分成兩種累積的方式,一種是個人帳戶依實際累積的投資報酬率來計算總資產,另外一種是以總提撥金額再加計法定保障的2年期銀行定存年利率來計算。
最後等到要退休了再去比較帳戶的實質資產是否高過法定報酬。若否,則你的總資產就以法定報酬來計算。
此外勞退新制滿15年目前只能選擇月領不能選擇一次領取且個人帳戶是由政府委外代操。雖然目前政府正考慮修法讓退休族可以選擇一次領取以及勞工自提可以由勞工來自選標的,不過還處於研議的階段。
然而這個制度雖然不會破產但是在台灣因為勞動力會持續衰退!!!!!!它是有風險的
從2011年起台灣就是個零外債的國家了, 但是內債節節高升; 在國際上有同樣情況的就是日本. 正巧台灣的發展模式通常都慢日本10年.
以下就以日本為例, 內債的定義就是由國內的金融單位來購買自己國家發行的公債, 在"Endgame終結大債時代"這本書有提到, 由於高齡化, 勞動力不足會導致儲蓄力降低. 使得金融單位不再有子彈去購買維持跟舊債相同規模的新債.
此外政府為了要降低還債的壓力, 最有可能以貨幣貶值增加通膨的方式來降低舊債的實質效力. 在2013這一年, 日幣的大幅貶值, 我想這是台灣極有可能發生的未來吧.
回過頭來看勞退自提, 如果說貨幣貶值通膨升高是可預見的結果, 那勞工退休金可負擔未來退休支出的能力也就相對減少. 2年期定存利率的報酬應該很容易被通膨吃掉.
如果憂慮貨幣貶值, 似乎可以考慮挪些資產到外幣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