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還是把0050當作一檔股票代號去"操作"它
我很怕同樣會從投資跑到投機的道路上去。
為什麼要用心於不交易?
因為 investing 不等同於 trade.
交易只讓人將心思失焦在短線上的進出,而投資的本質是藉著資金的力量讓我們有機會跟隨著資本主義的擴張順勢享受成長的果實.
整體股市的報酬同樣可以用平均值與變異數來思考.
作者提到的正和遊戲指的是股市報酬的平均值.
零和遊戲指的是股市報酬的變異數,如果注重在操作交易時價差的金錢流動, 有人贏也一定相對應有人會輸. Overall統計下來還是回歸到整體平均值
為什麼可以做到用心於不交易?
因為相信不會賠錢所以可以堅持.
作者因為對於自己挑選的公司有足夠的信心所以
一來有信心自己不被市場上的短期波動所干擾
二來有信心所挑選的公司也能長久存在.
但萬一沒有時間跟能力去做紮實的研究跟追蹤呢?
有沒有什麼標的是不會消失或下市的.
那就是基礎型大範圍的股票ETF. 就算裡面的成分股因為經營不善遭剃除或下市
隨時都會有新的成分股可以替換進來.
巴菲特最為人樂道的一句名言
"Rule No.1: Never lose money. Rule No.2: Never forget rule No.1"
千萬記得不要輕易地將未實現損益轉換成已實現損益.
風險只有當衍生出實際結果時才重要,通常這會發生在:
- 不想繼續持有標的了
- 標的停止交易
- 需要用錢時
- 預留緊急預備金
- 能在5~10年不動用的閒錢才投入股市
- 適當的資產提領策略
文長一開始所提到的正和遊戲,所謂的股市的平均報酬來自於通膨及生產力的成長並不代表一定是正成長.以前些年的股市大跌為例,整體的需求下降使得生產力也降到自然造成平均報酬是負值.這點必須一再被提醒,不要對這種投資法有錯誤的期待認為每年或短期間都會是正報酬。
作者是一個價值投資者,所以習慣利用ROE, 內部人持股變化等可以從公開資訊觀測站得到的資料來輔助是否是長期穩健的公司,但是並不是每個人的都有這樣的能力。
雖然我有個同事賽門他的理論是整體投資人有很多人是不做功課的,所以目標不是成為TOP而是贏過這些不做功課的XD.
書本裡還有一章在談複利,講白了就是用錢賺來的錢要再拿去賺錢,這樣才會越滾越快。市場上還有一派投資人追求的是股息投資法,希望可以存股好在日後可以每年可以用股票配息來生活。就算是這類的投資法要注意在投資開始的前10~20年間的累積期就算領到配息了也務必要重新投入在標的中,不要在這階段就把配息拿出來花用。
一般說到複利免不了一定會提到72法則,年化報酬率或是內部報酬率或是excel裡的IRR, XIRR. 這可以當作我們衡量各種投資標的的好方法也可以讓我們不要對報酬有太過度的期待。
我之前也有寫過另外一篇心得在討論看似不起眼的4~6%年化報酬其實換算每年可能發生的價格波動也許會超乎我們想像。
真的知道資產配置所設定的年化報酬率意義是什麼嗎?
市場上投資學派很多,有財報狗的財報分析也有購物車投資法或是生活投資學
股息成長也有追日Gucci的書籍可以參考,我個人實行的被動投資也可以參考綠角等人的文章
本書的作者在第一本書"我的職業是股東"也有對各種投資理論進行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